出伏后“凶险”的35天,养生注意这6点!
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张亚娜 张恒娇
8月20日,“出伏”啦!
(资料图)
俗话说:“三伏出,暑气消”,一年中暑气最盛的日子终于结束了。
不过大家也将迎来“凶险”的35天,湖南省疾控中心提醒大家要格外警惕!
这是因为出伏是由夏入秋、由热渐冷、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,人体阴阳也会随之调整,此时免疫力本就相对薄弱,加之“一夏无病三分虚”,人体在经过一整个夏天的消耗后,正气未复,易被病邪所侵,比如这段时间很多人会出现咽喉肿痛、口干舌燥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。
另一方面,出伏到秋分的这35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、最频繁的时候,受影响最明显的当属心脑血管,这段时间中风、心梗、脑梗的发生率也比较高,所以提高养生防病的意识非常重要。
出伏后要防三病
湖南省疾控中心提醒,出伏后主要要防止这三种病:
防“秋老虎”咬人。
“秋老虎”在气象学上是指,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℃以上的天气,发生在每年8月底至9月之间。“秋老虎”出没时,通常让人感到酷热难忍。此时气温高,人体水分流失大,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,再加上早晚温差大,易增加脑溢血、心梗等疾病的发作风险。建议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,防止受风。
防“秋燥”伤人。
“出伏”之后,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渡,气候逐渐干燥,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。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避免燥邪伤害。
防“秋乏”找人。
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,浑身懒洋洋的,这就是大家常说的“秋乏”,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,特别是老年朋友。
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,“秋乏”更容易出现。想要减缓“秋乏”,睡眠尤其要充足,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。另外,还要加强锻炼,如早晚跑步、打拳、做操、爬山等。
出伏后,养生记住这六点
出伏后该如何养生,湖南省疾控中心提出6点建议:
吃得“润一点”。
此时可多吃些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、海带、芹菜、菠菜、糯米、芝麻、豆类等。适宜的食谱有芝麻菠菜、青椒拌豆腐、百合莲子汤等,有补肝益肾、开胸润燥、益气宽中、安神养心的功效。
心情“好一点”。
老年人应保持内心宁静、心情舒畅,切忌情绪大起大落,避免紧张、焦虑、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。遇伤感事则主动排解,以避肃杀之气。
平时也可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,并培养一些兴趣爱好,不妨多去参加体育锻炼,如散步、登山、旅游等。如条件允许,可以外出旅游,怡情舒心。其中登山活动有益于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,增强心脏收缩力和肺活量,也能很好地改善消极沮丧的情绪。
喝得“多一点”。
秋季干燥,平时除了多喝白开水,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之外,还可以多喝点茶,如荷叶茶、玫瑰花茶等,有理气生津、平稳血压、舒肝解郁的功效。
睡得“早一点”。
出伏后易“秋乏”,为了缓解秋乏,需要睡得早一点,早睡早起,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,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。一般晚上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。
穿得“暖一点”。
虽然我们常说“春捂秋冻”,但对于中老年人,特别是老年人,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“薄衣”。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一点,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一点。
早晚穿衣也有技巧,一定护好脖子、后背、脚部,这些都是血管较丰富的地方,特别是颈部,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收缩,有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。
通风“勤一点”。
出伏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,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,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。出伏以后要注意勤通风,选个晴朗的日子,把衣物从箱中取出,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。有条件的可以用电熨斗熨一下,以减少衣物上的水分。衣物挂起来要保持一定的间隔,以保证良好的通风。
标签: